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創建于1866年,系衛生部直屬大型綜合性醫院,內設華中科技... [ 詳細 ]
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 > 醫院庫 >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> 醫院資訊 > 協和專家重走鄂西北醫療支援路
醫院特色更多>
- 暫無內容
協和專家重走鄂西北醫療支援路
時間:2012-10-29 12:47來源:求醫網
《長江日報》報房縣訊(記者李艷梅 通訊員黃冬香)“孩子命在旦夕,沒有手術室,我們在山坳里自建露天手術室,冒著極大風險做成手術。”12日至今日,協和醫院組織近20名老專家、年輕醫生赴十堰市房縣,重走43年前鄂西北醫療支援路,七旬老教授鄭岳臣深情回憶當年治病救人情形。
1969年,協和醫院專家、實習生組成大規模醫療隊,赴鄂西北房縣等地開展醫療支援,歷時半年。1975年,醫院再次大規模派出醫療隊支援鄂西北。
專家爬山路挨家挨戶看病
從十堰市驅車至房縣約2小時路程,盡管路修得不錯,但山路盤桓、顛簸,不少人頗感難受。鄭岳臣說,當年醫療隊分幾撥坐敞篷大車從武漢出發,走了兩天才到房縣縣城。那時山路十分崎嶇,醫療隊隊員們被顛得一路嘔吐,吐完了再上路,“有人膽汁都吐出來了”。
當年20多歲的鄭岳臣是醫療隊里最年輕的醫生。在醫療隊,大專家不少,有心外科專家管漢屏、葉世鐸,超聲專家王新房,婦產科專家葉懷英等。
在房縣,專家們挨家挨戶到農民家,遇上什么病看什么病。
山坳自建露天手術間救患兒
鄭岳臣記得:深山里有位農民的孩子患腸套疊,生命垂危,一家人急得哭。來不及趕到縣醫院,醫療隊專家決定就地手術。
沒有手術室,專家在山坳用農用薄膜圍起一塊露天手術間;沒無影燈,把家用鏡子掛在四周,反射汽車燈光做手術。“當時在現場,沒一個專業對口的外科醫生,沒有專業麻醉師,為救人,大家一起簽字,共擔風險”。孩子得救了。
之后,越來越多的農民上門找協和醫院的專家,“每天沙眼手術要做20多個”。
帶40名鄉醫麻風村現場講課
1975年,醫院第二次大規模派出醫療隊支援鄂西北。在房縣,專家們白天看病,晚上辦培訓班,給衛生院40多名鄉醫上課。
鄭岳臣說,那時上完課帶鄉醫上門診,一起看病。鄭岳臣當時已是皮膚科專家,她帶著鄉醫們到當地麻風村,對著不同病人的癥狀,講授麻風病的臨床分期。
>>>鏈接
醫療支農傳承至今
老專家和年輕醫生重走當年鄂西北醫療支援路。帶隊的協和醫院副院長安銳稱,支援農村地區,可提升當地醫療水平,有利實現農民“小病不出村、大病不出縣”,這是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,要把這個傳統一直傳下去。
除在省內貧困地區巡回醫療,2005年起,協和醫院對口支援鄂西南鶴峰縣。至今,先后派出由外科、內科、兒科、婦產科、五官科等37名專家常駐縣中心醫院,并在9個鄉鎮20個村組培訓當地醫生,診治成千上萬患者。
兩年前,醫院實施武漢城市圈區域協同項目。每月一次,城市圈內基層醫生到協和醫院培訓,協和專家赴各地義診授課。
昨日,皮膚科專家鄭岳臣教授(右一)在房縣人民醫院看門診。鄭教授曾兩次隨隊在房縣醫療支援,43年后重走當年路十分激動。
通訊員黃冬香 攝